成者无功问题

善战者无智明无勇功 —— 《孙子兵法》

<aside> ❓ 栏杆保人性命,但是为什么从来没人感谢栏杆?

</aside>

相传扁鹊有两个哥哥,而且这两个哥哥都是学医的,那么为什么没听过扁鹊这俩哥哥的名气呢?其实扁鹊在和魏文王的对话中就说到了自己的两个哥哥,但是魏文王直接问扁鹊,你们家三兄弟中谁的医术最高,扁鹊想了想说,大哥的医术最高明,二哥其次,最后才是自己的医术。

魏文王本来以为这是扁鹊的自谦,但是后来扁鹊却说出了原因,扁鹊告诉魏文王,真正好的医生,早在病人还没有患病的时候,就能看出病人将要出现的问题,然而身为医生,又不能不给病人治,所以病人好了,他也不会觉得是医生治好了他的病,因为他的病没发作,他又如何感受到病痛的痛苦呢,所以我大哥就一直没什么名气,而我二哥则是在病人患病的早起发现病灶,病对病人进行治疗,所以病人都认为二哥只能治些小冰,然而对于我来说,我接诊的病人基本上患病都已经很严重了,所以相比之下,百姓就会觉得我的名气最大了。

功者无成问题

When a measure becomes a target, it ceases to be a good measure —— Goodhart's Law

古德哈特定律是一个在社会科学中被广泛引用的观察定律,它主要关注的是目标和指标之间的关系。这个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当一个指标变成目标时,它就不再是一个好的指标。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普遍趋势:当我们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的行为就会转向优化达成这个目标的方式。这种行为改变可能会导致其他重要的目标被忽视,甚至可能产生一些未预见的负面效应。

这个定律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在教育系统中。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将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设定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那么教师和学校可能就会过度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其他重要能力的教学。这种过度优化某一项指标,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目标的现象,就是古德哈特定律的一个典型例子。

古德哈特定律提醒我们,在设定目标和选择度量这些目标的指标时,我们需要谨慎思考,均衡考虑各种因素。我们不能过度优化某一项指标,应该避免在追求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忽视了其他重要的目标。这个定律鼓励我们在制定和实施目标时,采取全面、多角度的考虑,以免走入单一目标的陷阱,而忽视了更大的全局。